李映保:无论条件多艰苦都将扎根三线

www.maomin.org     发布时间:2019-03-20     来源:攀枝花日报      选择阅读字号:[ ]     阅读次数:

李映保如今已退休在家过着幸福的晚年生活。

  □林道鹏 本报记者 胡波 文/图

  家住东区大渡口的李映保1946年4月出生在四川阆中市。1966年10月,他和2500多名乡亲从老家出发,乘解放牌汽车南下,向攀枝花进发,支援三线建设。

  一路颠簸,7天后,他们陆续到达攀枝花,一下车一个个惊得目瞪口呆:见过荒凉的地方,但从没见过这么荒凉的地方。远望满眼是光秃秃的大山,近看满山都是火箭草、灌木丛,弄弄坪主厂区还是一片乱石包的斜坡地。晚上睡在席棚房大通铺上,经常会出现一尺多长的“四脚蛇”(蜥蜴)爬上床与人同眠,胆小的吓得屁滚尿流。除了四脚蛇的侵扰,还有大风袭击,大风一起,飞沙走石。有次刮大风,电灯线吹断,席子、牛毛毡被大风卷起几十米高,瞬间撕得七零八落。尽管条件艰苦得超出了想象,但李映保暗下决心:“无论条件多艰苦,我将勤奋工作、扎根三线。”记得有次建席棚房,领导把修房组的人员召集在一起说:“同志们,指挥部要我们建300栋席棚房,每一栋席棚房修10个房间,每一个房间里要用木方和木板钉成上下铺36张床,这样一个房间就可以住36个人了。材料有限,大家一定要节约用料,希望大家抓紧时间修房,迎接建设大军的到来。”没过多久,席棚房在山坡上像梯田似的一栋栋出现在人们眼前。

  当时天气炎热,空气中几乎没有一丝的风,地上的草纹丝不动,燥热的气流充溢在大裂谷中,令人窒息。建房时,不少职工在热浪滚滚的工地上干活,浑身上下如水洗一般,每天都精疲力尽。繁重的体力劳动加上天气的炎热,有些人吃不下饭。那时顿顿几乎都是大米饭加土豆块、海带皮,很少见到一顿新鲜蔬菜。后来,许多人开始流鼻血。记得有一天,李映保在工地上看到一名职工鼻血往外面喷,大家都吓呆了,赶紧用手巾给他堵鼻孔,不一会儿几个人的手巾全被鼻血浸湿了。眼看鼻血实在堵不住了,大家赶紧把他送到了医务室。医生先用棉球堵住他的鼻孔,刚堵上,整个棉球就被鼻血浸湿透了,鼻血顺着棉球流出来,医生又用厚厚的纱布堵,鼻血就从他的嘴里流出来。医生赶忙给他打了一支止血针,还是没有止住。医生急忙拿起电话,向附近修铁路的部队求救,在送往部队医院的路上,这名职工晕过去了。在部队医院的精心治疗下,半个月后他又回到修建席棚房的工地上了。

  建席棚房期间,还有一部分人负责修建弄弄坪主厂区渡口桥到荷花池的公路。一天中午,刚端碗吃午饭时,-名职工突然发现打洞的岩石上面有一块10多立方米的石头有塌落的迹象,危及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。他没有多想,放下饭碗,立即拴上保险绳,带上炸药,飞一样地爬上了岩石。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,石头炸开了,避免了一起安全事故。在修路组人员的共同努力下,提前1个月完成了修路任务。后来,李映保把这些亲身经历、亲眼所见的故事都一一记了下来,写进了他出版的《轶事》和《色·底》两部书里。